黄氏有佳儿

黄至筠初到扬州时,扬州的文人、名流因为他是个商人,大多不屑与他为伍。黄至筠亦不与他们往来。

黄至筠虽是商人,但对文化却有着一种执着的热爱,尤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,每年都要花重金聘请安徽的名宿来家教子。

每天晚上,黄至筠都要亲自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,发现还有不精之处,就会立刻派仆人陪着到书房,重新请老师讲解,必须完全领悟才可以去睡觉。二十年如一日,从未间断。

严格的要求,优秀的老师,加上自身的努力,黄至筠的四个儿子都很成器,个个工诗词,善书画。

有一天,扬州的一位名士在黄家和孩子的老师谈话,就《汉书》中一些问题请教老师,老师让黄至筠的长子锡庆来回答,锡庆背诵如流,解释详尽。这位名士出来后对人说:“黄氏有佳儿,勿轻之也!”

黄家二公子黄爽(锡麟)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他喜爱读书学习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,从“扬州学派”的著名学者江藩学习。江藩死后,他十几年足不出户,潜心钻研汉学,治学态度十分严谨。和同时代另外一位学问家马国翰齐名,被称为“辑佚两大家”。

黄锡禧是黄家最小的孩子,也是黄家最后一个离开祖屋的人,他就好像大观园里的宝玉一样,历经家业由盛而衰的全过程,晚年寓居泰州。他让儿子自幼习医,医术高明,在上海悬壶济世,有“一指神针”的美誉。

在当时众多盐商子弟崇尚奢华、不学无术的世风下,黄氏佳儿,成为一时美谈。

 

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003号